近年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大类资产配置、长期资金管理、固定收益投资等方面影响力逐步提升,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自2003年首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经过10余年发展,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设立28家机构,受托管理保险业超过70%的资金,资产管理规模近15万亿元。
一年前曾征求过意见的《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近日终于推出了正式版,这意味着短期健康保险业务的监管规范已提上日程。所谓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是指保险期间一般在1年及以下,且不保证续保的保险产品。保险期间超过1年的,或包含保证续保责任的健康险,均属于长期健康保险。短期健康保险由于价格相对便宜,且短期有较强的保障针对性,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数据显示,近年来健康保险业务年均增速超过30%,短期健康保险功不可没。
近年来,健康保险业务发展快速,年均增速超过30%,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短期健康险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部分产品缺乏定价基础,保额虚高;二是部分公司销售行为不规范,把短期健康险当作长期健康险销售,一旦赔付率超过预期就停售产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利益;三是核保理赔不规范;四是无序竞争,不利于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健康保险消费观念。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就短期健康险存在的保额虚高、销售核保不规范及无序竞争等问题进行规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防范金融风险,推动人身保险高质量发展,规范各保险公司短期健康保险业务经营管理行为,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随着全球老龄化发展趋势明显,“三支柱”模式正成为各国养老金体系改革的主流选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就被点名通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今日公布关于人保财险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通报。据悉,人保财险承保后未及时签发保险单、未严格执行经银保监会备案的保险费率、使用已废止的保险条款等漠视并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银保监会近日正式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基本业务及监督管理作出规范。专家认为,互联网保险新规的推出,有助于互联网保险行业的规范经营,维护消费者利益,并将推动保险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新规将于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发展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导保险公司规范有序发展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
第266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改革展望”。发布机构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由中国经济网直播。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和春雷参加此次发布会并发言。
2019年,在银保监会及公安部等相关单位的共同推动下,交强险运营管理持续优化,保障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斥资10亿打造的首个医院项目——上海太平康复医院正式投入试运行。该院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国际医学园区,总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房间近800套,床位900余张,一期床位110张,将逐步对外开放。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副总经理李可东、浦东新区医学会会长顾建均等出席开业仪式。
记者从1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人身保险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保障民生、促进消费、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现有90家人身险法人机构,今年1—11月人身险保费收入3.1万亿元,占保险业的74.1%,同比增长7.4%;人身险公司总资产近20万亿元。